找到相关内容12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墨海禅踪

    情驰神纵而出于自然,所谓不求工而自工也”。弘一大师的手札正是在其无意于书的状态下完成的,故而其灵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。纵观古今书家之千古佳构,无不出于有意无意之间,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、天下...怀素大醉挥毫而就的《自叙帖》在激情澎湃之余法度尚存,王羲之微醉之后书《兰亭》法度尤在,弘一大师精研戒律后的随意之作又岂能无“法”,真可谓,无法之法,乃为至法。弘一大师手札类书作不正体现了禅意的空灵之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2651689.html
  • 怀抱观古今,深心托毫素——听法云法师谈墨海禅心

    一样。艺术是不一样的。书法也与人的感觉、人的情绪和环境有关。王羲之天下行书第一,可他写《兰亭序》,写的两遍效果完全不一样,第二次就完全没有第一次写得好。当时群贤毕至,有很多因素在其中,所以《兰亭序》...

    曾赤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5566775.html
  • 禅与中国书法艺术

    挥毫迅疾,笔势疏畅,众妙毕备;其行书“兰亭帖”,以宣纸鼠须笔书之,运笔清秀遒劲,绝代所无;其楷书“黄庭经”等,较锺书更上一层楼。无怪乎羲之自称“吾书比之锺繇,锺当抗行,或谓过之;张草犹当雁行,然张精熟,池水尽墨。”此说虽有自谦之意,然评点前贤灼见毕出。书法三昧,与禅之三昧,在无声的謦欲中一拍即合,这是艺术的必然选择,也是艺术家以超颖的悟性所获得的成功。   此外,我们从王羲之“兰亭序”帖的文学中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893828.html
  • 古代江南佛教艺术略影

    贴》、《兰亭序》等。至盛唐,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再次融合,产生了楷书。名书家颜真卿的祖父颜之雅亦好佛理,颜真卿受其影响又师承释智永,其伤口垂为楷书正范。江南大书法家褚良亦崇佛,其法贴《圣教序》、《伊...

    佚名

    |艺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6/0937594445.html
  • 书法禅心

    绘画上提倡“以禅论画”,在书论上也提倡要达“意”,甚至学书要以“意”临之,他说:余书《兰亭》皆以意背临,未尝对古刻,一似” 抚无弦琴者。(《临修楔贴跋后》)  从晚唐到明末,凡受禅宗影响的书家皆强调“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0145146.html
  • 弘一大师的书法

    观之则可矣。”  最后遗墨“悲欣交集”,脱净铅华,真气流衍,无滞无碍,达到他个人书法艺术的顶峰:忘人忘我,一片浑茫。此作是继王羲之《兰亭序》、颜鲁公《祭侄文稿》、杨凝式《韭花帖》、苏轼《寒食帖》之后,...

    柯文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0445863.html
  • 神圣之花——荷花

    一幕幕世相,而画家则用画笔,描绘了品茶之趣。初唐有“丹青神化”的阎立本,曾画《萧翼赚兰亭图》,此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。《萧翼赚兰亭图》一画是根据唐何延之《兰亭记》而作。作品反映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命台御史萧翼往会稽(浙江绍兴)向僧人辩才智取晋代书圣——王羲之所书《兰亭集序》的故事。阎立本《萧翼赚兰亭图》画面共五人,中为80高龄僧人辩才,面目清癯,手持佛尘,坐于禅榻藤椅,正与萧翼侃侃自夸。萧翼长须...

    王丽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5450277.html
  • 五台的美术

    地方特色的“东海日出”、“鉴真东渡”;有风格古朴维肖维妙的“嫦娥奔月”、“二龙戏珠”、 “龙风呈祥”;也有题材新颖、清静幽雅的“兰亭砚”、“小琵琶”、“洛神”等。上述工艺品均参知过国家和省区各级美术展览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4255029.html
  • 苏轼与宝月法师的交往

    非常遗憾,怅惘之情溢于言表。  治平四年(公元1067),苏轼在川居父丧。惟简前往造访,适遇苏辙拿来《兰亭摹本》,惟简“以其所居院之本末”,请苏轼为主作记,于是写成著名的《中和胜相院记》。在这篇院记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3258343.html
  • 苏轼玉宝月大师的交往

    )对这次未能与惟简见面,苏轼感到非常遗憾,怅惘之情溢于言表。   治平四年(公元1067),苏轼在川居父丧。惟简前往造访,适遇苏辙拿来《兰亭摹本》,于是,“宝月大师惟简请其本,令左绵僧意祖摹刻于石。”...

    唐黎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84860742.html